
马致远经典诗词名句(马致远的古诗文名句)
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
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
如果说,春天里,有一种花,最让心系苍生天下的人士关心和喜欢,那一定是麦花。麦花很小,白色;在月色照耀下,如雪,让人想起,“瑞雪兆丰年”的俗语。因此,深受那些关心民生的诗人的喜爱。 1. 《村夜》,白居易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比较关心民间疾...
中华文明虽然主体是大陆文明,但不乏海洋文化传统。从古老的《山海经》开始,其中的“海”,虽然泛指各种水域,但也包括海洋;到明代郑和下西洋,途径太平洋到印度洋;无不显示了中国人在海洋文化中的存在。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其中对大海的描写也占了相...
清明节最有名的诗说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就奠定了清明节哀伤的基调。自清明这个节日的诞生开始,它就跟祭祖、寄托哀思联系在一起。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临之际,在这个中国民族再次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之际,这个清明节,我们应...
如果要说,有一种植物,与我们的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相关,大家能想得到吗?其实,它就是我们最最常见的一种植物,艾草。在清明节,我们会吃用艾草汁制作的青团,也叫清明团子;在端午节,我们会在门上插艾草与菖蒲,用以驱虫和驱邪。我们吃青团的历史相对较短...
南高峰和北高峰是分布在西湖周边的两座山峰,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拔256.9米),风景葱倩,登临远眺,可以把西湖和钱塘江景物尽收眼底。北高峰在南高峰西北,遥遥相对,海拔314米,比南高峰略高。景观与南高峰不相上下。无独有偶,...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受待见的王朝,最大原因是其政治腐败导致了“五胡乱华”,让中华民族差点遭受了灭顶之灾;其次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晋代魏的不顾道德廉耻的不择手段;还有,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也出现在晋。说起这个司马衷,除了他的...
我一向认为,虽然道教的诗人众多,而且很多诗人诗作产量也很高;佛教诗人看起来不如道教多,而且他们的诗作产量也没有那么高;但佛教诗人诗作好的不少,道教诗人诗作好的不多。绝大部分道教诗人的作品都是味同嚼蜡,但道教南宗始祖白玉蟾却是一个例外,他的诗...
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让我们感慨万千。其实,从我们普罗大众,到人间智者,谁又知道,情为何物。不同的是,当我们顿悟的时候,我们只会泪流满面;而诗人则把这些痛苦溶于到他们写出的唯美、缠绵的爱情诗词中。就像有着...
春江花月夜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