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梦李白·其二》是唐朝诗人杜甫创作诗词,全诗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从第二句“见君意”等等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李白的一片衷情。“出门”二句则抒发了诗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作者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无限心事。其二全诗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杜甫
【原文】: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释解释】:
(句一)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句二)这两句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句三)告归:辞别。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句四)这两句是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句五)这两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句六)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冠盖:指代达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句七)孰云:谁说。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这句意思是:谁说天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句八)这两句说: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韵译】:
天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
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分别是你总是神色匆匆,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
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
高车丽服显贵塞满京城,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
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译文】:
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你说江湖风波多么险恶,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赏析及阅读答案】: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远在北方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因梦而得《梦立白》诗二首。
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