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中秋伤感诗句经典古诗(中秋比较伤感的诗词)

阳关曲·中秋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最经典的诗词,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是熙宁九年的中秋节晚上,苏轼和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没得团聚了,思念不已的苏轼对着皎洁明月,举杯酣饮,想弟弟想得紧。

结果「水调歌头」写完没多久,弟控苏轼真的等到了团聚的机会,次年他和苏辙在徐州相会,兄弟俩终于能在一起赏月了。于是便有了这首「中秋作」。


相比起「水调歌头」,这首诗写得简单,先是刻画了一下当晚的环境:暮云遮天,把月华都给遮住了——这月亮未免太不给面子了。

不过好在很快,这天就风吹云散了,月光清凉如洗,像个白玉圆盘一样在空中缓慢移动。

月色清冷,心爱的弟弟就在身边,但苏轼心里却不全是中秋团圆的喜悦。他和弟弟分开太久,也太经常分开了,都给他整得应激了,现在看到这明月,就忍不住在想,下一次呢,下一次的中秋月明时能不能和亲人一起过?

恐怕就是因为连他自己也觉得不能,所以才带上一股淡淡的伤感,他甚至不能断定自己明年会在哪里再看到这轮明月。

团聚,永远是中秋最为热切期盼的环节。

八月十五夜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除了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唐代殷文圭这首诗,尤其是第一句,开篇就写万里青天、苍穹明镜照九州,气势苍茫宏大,却又有股清冷的、纯净的气韵。全文文辞华美,意境空灵开阔。

鹧鸪天
八茧吴蚕剩欲眠,东西荷叶两相怜。

一江春水何年尽,万古清光此夜圆。

花烂锦,柳烘烟。韶华满意与欢缘。

不应寂寞求凰意,长对秋风泣断弦。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的诗文大家,声名显赫的文坛盟主,写诗也别具一格。

这首鹧鸪天承继唐宋传统,借月感怀,文辞清美中抒发落寞情感,语言工丽清婉,意远韵长。

一剪梅·中秋无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中秋无月的情况,一般都是天气不佳,有乌云遮挡。这一年的中秋夜就是如此,所以辛弃疾还挺遗憾的。

想想往年的中秋夜,夜空晴朗,桂花飘香,他曾在皓月和桂影下把酒言欢。没想到这次的中秋,地点挑好了,酒也带来了,天却下起了雨,纱窗被浸湿了。

本来准备就绪,合该度过一个较为满意的中秋夜的,结果出了这么一遭。辛弃疾问天问月亮,你们看不爽我吗?他幻想着自己上了天,却质问天宫为什么这么对他,奈何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辛弃疾的人生遭遇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事业总结来说就是壮志未酬、一贬再贬。这里的欲上天宫质问,其实也和现实重叠,他也想去朝廷问一下为什么这样对他,可惜终究以“无奈”告终。

辛弃疾的这个中秋,慢歌独饮,孤苦寂寞,被他代入了自己的过往辛酸人生。中秋无月,也是英雄无路啊。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被贬谪到朗州桃源县的刘禹锡,对着中秋之月,也不免添了些悲凉与愁绪。

八月十五的夜色朗朗,月亮都比平常亮了许多,月色如寒露坠落,而刘禹锡正站在高处赏景。

今夜无风无云,可以看见山上的树和山下的水,天高地阔,刘禹锡开始了浪漫畅想。要是能有个“少君”引领他上天就好了,可以看看仙人、仙境——很多诗人词客都幻想过上月宫,看仙人,这大概就是刻在古人骨子里的飞天梦吧。

不过现实就是现实,回过神来,良辰美景终会过去,刘禹锡的月夜之梦也会消失。

这首诗写得很有故事感,也相当如梦如幻,充满着诗豪独特的艺术魅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生志 » 中秋伤感诗句经典古诗(中秋比较伤感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