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有关和主司王起的唐代古诗(描写和主司王起的诗句)

和主司王起

【唐代】卢肇

嵩高降德为时生,洪笔三题造化名。

凤诏伫归专北极,骊珠搜得尽东瀛。

褒衣已换金章贵,禁掖曾随玉树荣。

明日定知同相印,青衿新列柳间营。

和主司王起

【唐代】丁棱

公心独立副天心,三辖春闱冠古今。

兰署门生皆入室,莲峰太守别知音。

同升翰苑时名重,遍历朝端主意深。

新有受恩江海客,坐听朝夕继为霖。

和主司王起

【唐代】高退之

昔年桃李已滋荣,今日兰荪又发生。

葑菲采时皆有道,权衡分处且无情。

叨陪鸳鹭朝天客,共作门阑出谷莺。

何事感恩偏觉重,忽闻金榜扣柴荆。

和主司王起

【唐代】孟球

当年门下化龙成,今日馀波进后生。

仙籍共知推丽藻,禁垣同得荐嘉名。

桃蹊早茂夸新萼,菊圃初开耀晚英。

谁料羽毛方出谷,许教齐和九皋呜。

和主司王起

【唐代】刘耕

孔门频建铸颜功,紫绶青衿感激同。

一篑勤劳成太华,三年恩德仰维嵩。

杨随前辈穿皆中,桂许平人折欲空。

惭和周郎应见顾,感知大造竟无穷。

和主司王起

【唐代】裴翻

常将公道选群生,犹被春闱屈重名。

文柄久持殊岁纪,恩门三启动寰瀛。

云霄幸接鸳鸾盛,变化欣同草木荣。

乍得阳和如细柳,参差长近亚夫营。

和主司王起

【唐代】樊骧

满朝簪发半门生,又见新书甲乙名。

孤进自今开道路,至公依旧振寰瀛。

云飞太华清词著,花发长安白屋荣。

忝受恩光同上客,惟将报德是经营。

和主司王起

【唐代】崔轩

满朝朱紫半门生,新榜劳人又得名。

国器旧知收片玉,朝宗转觉集登瀛。

同升翰苑三年美,继入花源九族荣。

共仰莲峰听雪唱,欲赓仙曲意怔营。

和主司王起

【唐代】蒯希逸

一振声华入紫薇,三开秦镜照春闱。

龙门旧列金章贵,莺谷新迁碧落飞。

恩感风雷宜变化,诗裁锦绣借光辉。

谁知散质多荣忝,鸳鹭清尘接布衣。

和主司王起

【唐代】林滋

龙门一变荷生成,况是三传不朽名。

美誉早闻喧北阙,颓波今见走东瀛。

鸳行既接参差影,鸡树仍同次第荣。

从此青衿与朱紫,升堂侍宴更何营。

和主司王起

【唐代】李宣古

恩光忽逐晓春生,金榜前头忝姓名。

三感至公裨造化,重扬文德振寰瀛。

伫为霖雨曾相贺,半在云霄觉更荣。

何处新诗添照灼,碧莲峰下柳间营。

和主司王起

【唐代】黄颇

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满皇州。

独陪宣父蓬瀛奏,方接颜生鲁卫游。

多羡龙门齐变化,屡看鸡树第名流。

千堂何处最荣美,朱紫环尊几处酬。

和主司王起

【唐代】张道符

三开文镜继芳声,暗暗云霄接去程。

会压洪波先得路,早升清禁共垂名。

莲峰对处朱轮贵,金榜传时玉韵成。

更许下才听白雪,一枝今过郄诜荣。

和主司王起

【唐代】丘上卿

常将公道选诸生,不是鸳鸿不得名。

天上宴回联步武,禁中麻出满寰瀛。

簪裾尽过前贤贵,门馆仍叨旧学荣。

看著凤池相继入,都堂那肯滞关营。

和主司王起

【唐代】石贯

重德由来为国生,五朝清显冠公卿。

风波久伫济川楫,羽翼三迁出谷莺。

绛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孔门弟子皆贤哲,谁料穷儒忝一名。

和主司王起

【唐代】李潜

文学宗师心秤平,无私三用佐贞明。

恩波旧是仙舟客,德宇新添月桂名。

兰署崇资金色重,莲峰高唱玉音清。

羽毛方荷生成力,难继鸾皇上汉声。

和主司王起

【唐代】孟守

科文又主守初时,光显门生济会期。

美擅东堂登甲乙,荣同内署侍恩私。

群莺共喜新迁木,双凤皆当即入池。

别有倍深知感士,曾经两度得芳枝。

和主司王起

【唐代】唐思言

儒雅皆传德教行,几崇浮俗赞文明。

龙门昔上波涛远,禁署同登渥泽荣。

虚散谬当陪杞梓,后先宁异感生成。

时方侧席征贤急,况说歌谣近帝京。

和主司王起

【唐代】戈牢

圣乾文德最称贤,自古儒生少比肩。

再启龙门将二纪,两司莺谷已三年。

蓬山皆美成荣贵,金榜谁知忝后先。

正是感恩流涕日,但思旌旆碧峰前。

和主司王起

【唐代】金厚载

长庆曾收间世英,果居台阁冠公卿。

天书再受恩波远,金榜三开日月明。

已见差肩趋翰苑,更期连步掌台衡。

小儒谬迹云霄路,心仰莲峰望太清。

和主司王起

【唐代】王甚夷

春闱帝念主生成,长庆公闻两岁名。

有蕴赤心分雨露,无私和气浃寰瀛。

龙门乍出难胜幸,鸳侣先行是最荣。

遥仰高峰看白雪,多惭属和意屏营。

王起简介:
王起(760-847),字举之。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定居扬州(今江苏扬州)。唐朝宰相、学者。司徒王播之弟。

王起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始任集贤校理(《新唐书》作校书郎)。后在制策中登直言极谏科,被授为蓝田县尉。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九月,宰相李吉甫出镇淮南,征辟时为监察御史的王起任淮南镇掌书记。后来,王起入朝拜殿中侍御史,兼任集贤殿直学士,历任起居郎、司勋员外郎、直史馆等职。元和十四年(819),王起以比部郎中同时任知制诰之职。

元和十五年(820),唐穆宗李恒拜王起为中书舍人。他屡次上疏劝谏穆宗游猎之事,在年中的官员考核中得到第一的成绩。

长庆元年(821),主持此年贡举的礼部侍郎钱徽接受朝臣请托,“人以为滥”。穆宗命王起与同僚白居易负责覆试,淘汰了大量凭借关系考中的人。事后,穆宗将钱徽贬官,升王起为礼部侍郎。

王起主掌贡举两年,广招人才,“得士尤精”。在此之前,贡举选拔之人多而滥,权势子弟,互相往来;寒门俊才,则多被排挤。待到元稹、李绅入翰林院后,深感不平,于是才有了覆试的制度。至王起主考贡士时,奏请朝廷:当司在省试之后,先将堪及第进士的诗赋杂文呈交宰臣审阅,待其同意之后再下令当司放榜。朝廷允准此议。但有人认为王起此举“虽避是非,失贡职也”,是逃避责任,将取士之权交予宰相,他因而被外放为河南尹(但其所建议的宰相详履制度并未废除)。其后再入朝拜吏部侍郎。

宝历二年(826),唐文宗李昂即位,加王起为集贤学士、判集贤院事。

太和元年(827)六月,王起的兄长王播自淮南入朝,升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为宰相)。为示避嫌之意,王起不愿主管选部,文宗改授其为兵部侍郎。

太和二年(828),王起出任陕虢观察使,兼领御史大夫。

太和四年(830),王起入朝拜尚书左丞。同年正月,王播病逝,王起居兄长之丧,“号毁过礼,友悌尤至”。随后,王起迁任户部尚书、判度支。由于西北边备的需要,每年官府要在民间议价购物以供给军需,又烦扰百姓运输。针对这种情况,王起请求于灵武、邠宁两镇开置营田。

太和六年(832),王起出任检校吏部尚书、河中尹、河中晋绛节度使(河中节度使)。当时正逢蝗旱灾年,粟米价格暴涨,豪商囤积粟米不售,以求暴利。王起严责屯粟豪强,令其散卖粟米,敢隐藏的依法论处,因此百姓获得救济。次年,入朝任兵部尚书。

太和八年(834),王起再次出外,为检校右仆射、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江汉地区的水田,因前任官员枉法,致使塘堰损坏。王起到任后,命从事李业巡行辖下郡县,检视并补缮塘堰,并特地订立用水法令,百姓因而免遭荒灾残害。

太和九年(835),王起在山南东道任上被加授为银青光禄大夫。当时王起主持贡举时选出的门生李训掌权,打算援用王起拜相。八月,朝廷遂下诏拜王起为兵部侍郎,判户部事。同年冬,“甘露之变”发生,李训被杀,王起因其“儒素长者”的身份,被认为不应该被受到牵连,于是仅被免去判户部事而已。

文宗耽好文学,尤其喜欢古学。当时朝臣中,郑覃擅长经义,王起则以知识广博著称,二人都被召入翰林院,讲论经史。王起非常喜好学习,即使官位尊崇,仍专心研习而不厌,夜以继日,孜孜不倦,以至于忘记了寝食。他几乎阅读了当时所有的书籍,只要看过就不会忘却。

后来,王起转任兵部尚书。庄恪太子李永被立为太子后,文宗想要让儒者向他讲授经文,于是命王起兼任太子侍读,判太常卿事,充任礼仪详定使。在礼仪详定使任上,他根据《周礼》的记述,创造礼神用苍璧、黄琮九种玉器的方法,请求文宗施行,文宗允准。王起又增补《五运图》及《文场秀句》等献给太子。

开成三年(838),王起以本职充任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薨逝后,王起奉命起草哀册,所撰册文婉转华美。

开成四年(839),王起改任太子少师,判兵部事,仍任翰林侍讲学士。文宗因其家贫,特地下诏,每个月将仙韶院的月料钱分出三十万赐给他。王起擅长文学,但治家无方,俸料钱拿入家门,即为奴仆婢妾占用。文宗因为自己与王起有师友之恩,所以特加恩赐。舆论认为他与伶官共分给养,应以此为耻。

开成五年(840),唐武宗李炎即位。八月,王起充任章陵(唐文宗陵墓)卤簿使。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担心为政敌所害,想要借修筑章陵的军队废立君主。王起与山陵使悉知其密谋,暗中上奏武宗,将二人诛杀。不久后,王起改任检校尚书左仆射、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

会昌元年(841),王起被征拜为吏部尚书,判太常卿事。

会昌三年(843),再度权知礼部贡举。

会昌四年(844),正式出任尚书左仆射,封魏郡公,第四次知贡举。同年秋,外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相)衔。赴镇之日,王起在延英殿陛辞,武宗设宴款待,赏赐颇丰,并对他说:“您是国家的耆老,宰相无分内外(王起时带同平章事,为使相),朕为政如果有所缺失,您可用飞表使朕闻知。”王起在山南西道任职两年,以年老且病为由,请求朝廷派人接替自己,武宗不许。

大中元年(847),王起在镇所逝世,享年八十八岁。唐宣宗李忱为其辍朝三日,追赠太尉,谥号“文懿”。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生志 » 有关和主司王起的唐代古诗(描写和主司王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