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沉淀了古人很多智慧,也累积了很多传统的习俗。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还有下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
虽然现代人生活节奏变快,慢慢淡忘了一些祖宗的传统节日,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一些诗词中传承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关于寒衣节的诗词。
《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冥途冷远念家尊。
相传寒衣节源于周朝,而且古人在这一天会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七律·寒衣节》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七律·思故人》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十二时·忆少年》
【宋】朱敦儒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
问黄花、又共谁折。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读秦纪·七绝》
【宋】刘克庄
黔首死于城者众,杞梁身直一微尘。
不知当日征入妇,亲送寒衣有几人。
《边头叹》
【宋】苏泂
边头奏凉风,战士送寒衣。
北征夏徂秋,君王虚六师。
区区彼敌人,授首讵无期。
冰霜辉戈甲,勇忆临去时。
去去思树功,宁复顾家为。
指挥在将军,坐作看旌旗。
谓是白沙漠,那知青草陂。
当时均死力,顾乃用之非。
《征妇词》
【宋】王镃
日日妆楼望雁回,雁回郎不寄书来。
谁知别后身宽窄,欲送寒衣未敢裁。
《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元】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五言·寒衣节》
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慿谁问老衢?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寄衣曲》
【清】席佩兰
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
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作样看。
12首经典寒衣节诗词,诵读诗词,缅怀先人
《七绝·黯神伤》
新麻裁出锦衣妆,跪向西南黯神伤。
故人泉城且莫待,满把纸钱寄冥乡。
寒衣节的民俗由来有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朱元璋“授衣”的传说,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传说等等。
《七绝·寄哀思》
街头今夜送寒衣,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聊将一并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