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春节的23个传统习俗详解)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其起源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提到春节,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哪首诗呢?于我而言,莫过于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先祖们针对春节,留下了灿烂的文化,今天就春节前后的习俗,跟大家一起分享。首先说一下腊月的习俗。那么跟着本宝宝一起,来了解一下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都有哪些习俗吧~

1、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灶王爷上天”之日。

2、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除日。

3、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4、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5、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6、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7、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8、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所以整个春节期间,每一天都被我们的先祖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每一天的意义又各不相同。

01、正月初一

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

其实拜年是跟除夕守岁直接相关的。在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了年兽,所以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

02、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03、正月初三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

04、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05、正月初五

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不过,如今爆竹不给燃放了,环境安全和卫生才是生活的主题嘛。

06、正月初六

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

07、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

08、正月初八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09、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10、正月初十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11、正月十一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

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12、正月十二

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

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

13、正月十三

农历正月十三,元宵节的准备还在继续。

在中国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而这仅仅是元宵节的序幕。除了传统的红灯笼外,还有许多不同样式的花灯。灯展通常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

14、正月十四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

这天,灯会正式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15、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

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生志 » 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春节的23个传统习俗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