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说完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的习俗,今天再来说说,正月初四的习俗。正月习俗,初四为“羊日”、“迎灶日”、“接财神日”、“忌出门日”等。从列举的这些习俗来看,正月初四的习俗是比较乱的。
大家细想一下,不给出门,怎么迎接财神呢?老祖宗的很多设立的很多规矩确实让今天的我们难以理解,但是对于后人来说,只有继承才能发扬,所以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叠个千纸鹤,
再系个红飘带,
愿善良的你天天好运来。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正月初四的一些习俗,传统习俗里,大年初四是新年的第四天,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
也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
在这里小编先祝愿大家:
牛年大吉,扭转乾坤!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迎灶神、接火神】
大年初四是新年的第四天,
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有哪些风俗与禁忌呢?
据传说,正月初四可是人间的大日子
天上的诸神将重新从天界返回人间
民间一向有“送神早,接神迟”的说法
【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别离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暗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吃折箩、扔穷】
全家人要在一起吃折罗,打扫年货,并要到院中准备“扔穷”。
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过年是人们大饱口福的好时机
但是剩下的饭菜要怎么处理呢?
到了初四这一天
老百姓会把吃剩的饭菜做成“折箩”避免食物的浪费
初四当天
一定要提醒小朋友不要打东西
如果打碎东西新的一年会有坏的运气
如果不小心打碎东西一定要赶紧说“岁岁平安”
【绑火神、祭灶神】
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做大岁】
在莆田,除夕大年三十,叫做岁,而初四叫做大岁。这是有着历史原因。相传明朝年间,倭寇不时骚扰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一次,莆田人在高高兴兴过年三十时候,倭寇杀过来,烧杀抢掠,幸存的人们跑进了山里。后来倭寇被打退了,人们也从山里回家了,但是年没过成,而且很多家庭也失去了亲人。所以在莆田,初二是严忌去别人家里拜年串门,因为在古代莆田,这个日子,人家在治丧。等过了初三,大伙都觉得,因为年三十没过好年,应该再过一次,因此就定初四再过一次年,而且办得更隆重。于是,这个习俗就被莆田人代代传了下来,直到现在。
其实
春节的一些习俗
渐渐地已经不被现代人所理解
但是这些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基因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老例儿”已经不再流行
春节的诸多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一些新的春节习俗在涌现
但是与家人团聚的观念
依然根植于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