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了,作为女性的一员,首先感谢这个节日的创造者。根据历史依据,这个节日最早源于1908年了,中国人过这个节日最早是1924年的3月8日,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纪念这一妇女运动。最终是在1949年成为明确的女性节日。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关于赞美女性的诗词。
提到优秀的女性,我想大家可能跟我一样,首先想到的是花木兰,一个替父从军,名存千古的女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领袖毛主席也经常写诗赞美女性,以诗为证。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现代: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也顶半边天,各个岗位上都有我们女性的身影,军事训练场上,女兵们英俊威武的风姿,勇健敏捷、神采飞扬。中华儿女志向不凡,不爱华丽浓艳的服饰,而爱革命的武装。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据说这首词是写给杨开慧的,但是从整体词的风格来看,也是赞美女性不畏严寒,像梅花一样,成为百花中最绚烂的一只。
上面提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所以古往今来,关于花木兰的诗词也不少。
《题木兰庙》
唐代: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
只是为了替父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想想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她也将会和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一样,永远博得后世敬爱!
《木兰花·洞庭波冷晓侵云》
唐代: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主要是衬托杨玉环的魅力无限。
三八妇女节中“妇女”的定义,常常是有误区的,三八妇女节是18岁以上的所有成年女性的节日。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妇女”一词的含意,仅指“成年女子”并无其他特殊意指。
也就是说只要是年满十八岁,就属于是“妇女”的范畴,并不是专指结了婚的女性!
祝所有年满十八的女性,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