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二月二龙抬头的古诗词(形容二月二龙抬头的诗句)

民间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寓意是春天已经来临,万物复苏,蓄势待发,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青龙节。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最为传统的节日之一。小时候在农村,这一天,很多街市都会举办大型活动来庆祝,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据说这一天是庆祝天上管云雨的龙抬头的日子,因此后雨水逐渐增多,预示着这一年会有好的收成。

这里可能有人问了,二月二是不是可以剃头了?正月里剪头死舅舅的传说,已经在之前的文章阐述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今天主要是跟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二月二的诗词,在诗词你感受古人是怎么过二月二这一天的呢?

《二月二日》

唐代: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正值“青春”时光,少年人心心念念的是春游。老人们说“春要捂”,他们不管不顾,早早脱去臃肿的冬衣、穿上漂亮的轻衫,骑上高头大马,呼朋引伴,沿着曲江、灞河两岸踏青。八水绕长安,河渠纵横交汇的十字河口,一行少年怒马行走在绿杨荫里。

8首二月二的古诗词: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二月二日游洛源》

唐朝:韩琮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客居万里之外常思回归故里,柳伶郑处供职已有三年时光。江上的新滩不理解我的心意,风吹雨打屋檐似的哗哗作响。

《二月二日出郊》

宋代: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隆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整首诗文的诠释:太阳欲出未出之时,大雾遮住了江城,又变成了细雨绵绵。忽然又是晴空万里,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一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村里到处都能听到黄鹂的啼叫,田间地头看见燕子上下翻飞。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此中乐趣,他们正在招呼儿童骑着牛吹着笛子赶紧回家。

《二月二日太常致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宋代:司马光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

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

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

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

《丙辰二月二日喜晴 其一》

宋代:释行海

十分花气醉春情,拂晓先闻百舌声。

白玉摇鞭芳草暖,踏青时节雨初晴。

这首诗有没有给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感觉呢?春暖花开,花香扑鼻人肯定要醉人的。二月二龙抬头,春天自然少不了那个善鸣的百舌鸟的叫声。不用非要清明去踏青,二月二也可以的。

《二月二日寄友》

元代:韩奕

频年方节两匆匆,往事闲思半梦中。

江郭春寒连夕雨,海棠花信几番风。

萋萋远浦迷芳草,历历青天没断鸿。

怅望思君无限意,扁舟一醉故人同。

《贺新凉 岳州大捷,上以二月二日宣凯,是日大雪》

清代:徐釚

雉尾霞如绮。恰天边、巴陵露布,随风偕至。铁骑蹴云开辇道,下界欢声鼎沸。

应不数、棘门儿戏。熊耳山高齐积甲,笑从今、白占升平世。

花六出,真祥瑞。

歌传黄竹君王喜。看重重、水晶宫殿,璇铺珠缀。更向瑶台高处望,疑布江边鱼丽。

想空壁、三千如是。舞罢玉龙纷綵伏,晃银鲜、片片遥空坠。

铙竞唱,催征骑。

每年二月二前后,都是春雨淅淅的时候。此时正月刚过,年味渐远,气温逐渐转暖,天气更加湿润,春耕农忙要抓紧啦。大地田野上,也是一片生机盎然,野草就像一层薄薄的绿毯,荠菜、马兰头、春笋、香椿头等各种时鲜上市,过时不候。

不过,今年的二月二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大家还要屏住!等到一切安好,我们再去赏游大好春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生志 » 二月二龙抬头的古诗词(形容二月二龙抬头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