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一般指八声甘州。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词谱》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另有变体六种。
《八声甘州》,简称《甘州》,源于唐代的边塞曲。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西域记》云:“龟兹国土制曲,《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翻入中国。”《伊州》《甘州》《梁州》诸曲,音节慷慨悲壮。到了宋代,文人填写曲词,渐不满足于结构简单、节奏轻快的短曲小令,转而开拓出委婉流转的长篇慢词。《八声甘州》就是在唐大曲《甘州》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关联的的单曲组合的成套乐曲。全词共八韵,所以叫“八声”。现存《八声甘州》最早的词作,见于柳永的词集《乐章集》中。周密词名《甘州》;张炎词因柳词有“对萧萧暮雨洒江天”句,更名《萧萧雨》;白朴词名《宴瑶池》。
潇潇雨·空山弹古瑟
【宋代】张炎
空山弹古瑟,掬长流、洗耳复谁听。倚阑干不语,江潭树老,风挟波鸣。愁里不须啼鴂,花落石床平。岁月鸥前梦,耿耿离情。
记得相逢竹外,看词源倒泻,一雪尘缨。笑匆匆呼酒,飞雨夜行舟。又天涯、零落如此,掩闲门、得似晋人清。相思恨,趁杨花去,错到长亭。
潇潇雨·芭蕉
【清代】屈大均
无端窗外,种惹深秋,不断雨声来。更朝朝暮暮,一心未展,复一心开。叶叶虽乾不落,更助竹风哀。萧瑟谁能听,月下徘徊。
且喜抽花艳甚,似芙蓉千瓣,一夕惊雷。有瀼瀼露滴,堪取入瑶杯。成香牙、得霜方熟,与蒲桃、颗颗浸春醅。绿天里、拼凄凉但,白玉山颓。
潇潇雨·袖罗香暗减
【清代】史承谦
袖罗香暗减,问秋娘、谁与画双眉?记那家庭院,那回欢宴,曾谱清词。剩有些凉月,依旧点罘罳。心事分明似,筝柱参差。
已恨坐来天远,况如今真个、良晤难期。盼云边雁字,芳信几然疑。更怎禁、乍寒轻暖,酷相思、多在菊黄时。添憔悴,带围宽后,生怕人知。
潇潇雨·本意
【清代】张玉珍
黄梅前后雨,苦兼旬、独自带愁听。早池塘水满,鱼虾欲上,鸥鹭堪盟。偏是画帘深掩,檐际泻泉声。六月生秋意,翠袖凉轻。
记得西窗旧事,惯挑灯款语,共谱茶经。奈年华如矢,清梦冷桃笙。任氤氲、炉篆香细,暗撩人、几许别离情。无聊赖、把金钱卜,甚日新晴。
潇潇雨·疏衾扶薄病
【清代】李慈铭
疏衾扶薄病,问宵来、何事做凄清。恁帘前点滴,庭槐砌竹,絮尽更更。带入还家短梦,枕畔尚分明。争傍羁人耳,分外多情。
为想乡居此际,纵闲穿屋漏,也得同听。更银河络角,凉讯到瑶京。几时山橹归。筑就瓜区,临水结柴荆。西窗烛砌柈菱芡,领略秋声。
潇潇雨·喷壶
【清代】庄棫
闲庭无一事,听萧萧、叶响药栏频。似跳珠溅玉,洒来自密,喷处还匀。多为盛将仙露,来写十分春。润逼衣篝静,美景良辰。
谁把玲珑巧凿,向清泉一掬,只为芳尘。便柔荑纤手,都是灌花人。料灵苗、能解滋味;涨香泥、不藉雨和云。花间隐、问壶公去,可许容身。
潇潇雨·秋篷
【清代】易顺鼎
春堤曾小泊,一篷儿恰在柳阴中。乍蜻蜓飞过,鸬鹚立满,剪剪西风。误入芦花深处,秋雪压难松。还被枫人觉,堆上愁红。
坐稳也如牛背,只横吹短笛,换个渔童。写浮家图画,斜照旧衫烘。又层层霜月围紧,掩船窗灭烛听孤鸿。江南路,漫敲疏雨,酒梦惺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