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简介:
刘勰(约公元465年~?),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沈庄)人。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宋越骑校尉刘尚之子。
少时家贫笃志好学,依靠名僧僧祐,学习儒家和佛家理论。撰写《文心雕龙》,得到宰相沈约称赞,授奉朝请,历任临川王(萧宏)记室、步兵校尉、太子通事舍人。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内心伤悲,请求出家,没有得到梁武帝许可。于是,烧发明志,法号慧地,出家并圆寂于定林寺。
经典名言语录:
1.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2. 多闻善择焉,所以明智也。
3. 夫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4. 会粹百家句律之长,穷极历代体制。
5.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主文之本源也。
6. 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
7. 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
8. 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
9. 弥纶群言,研精一理,义贵圆通,辞忌枝碎,沦如析薪,贵能破理。
10.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