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侠客梦。从太史公司马迁的煌煌著作,《史记》里,就特别开辟了一个传记,来记录他的侠客梦,这就是《游侠列传》。到了唐代及后来,诗人们的侠客梦依然高涨,那些拥有侠客梦的诗人,只有我们想不到。
1. 李白-最有睥睨气势的侠客
如果说诗仙李白是诗人们中最有侠客精神的,估计没有人会反对。因为诗仙一辈子都在践行侠客精神:仗剑、诗书、美酒、走天涯。如果要分类,那么诗仙应该归类到“儒侠”这一类,甚至有点“仙侠”,因为李白的道教思想比较多。而最能体现仙侠精神的,则是这首《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有太多经典,“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一个英姿飒爽的侠客,跃然纸上。而那些小年轻不经意的口头禅,“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是出自本诗。
而诗仙所向往的大侠是“朱亥”和“侯嬴”,称赞他们“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诗仙李白的浪漫,名不虚传。
2. 王维-最能建功立业的侠客
唐代大诗人王维少年成名,自然有他的侠客梦。王维的侠客梦,却直接与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关联。他在《少年行四首》中写到: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王维心中的侠客是“美酒、白马”,“新丰美酒斗十千”,“系马高楼垂柳边”;他游侠的目的是边疆,“初随骠骑战渔阳”;而且是“纵死犹闻侠骨香”,纵然是战死,也要让侠骨精神永流传;而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建功立业,“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王维的侠客梦,是一个“霍去病”式的侠客梦!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国奋斗,建功立业。
3. 杜甫-最有艺术气息的侠客
想不到吧?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也有一个侠客梦。诗圣眼中的侠客梦,代表了盛唐的辉煌,一直让他念念不忘。他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写到: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动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把剑器编入舞蹈,体现了唐人的尚武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需要传承下去的。这种舞蹈,体现的不是阴柔华丽,体现的是力量和震撼。诗圣写到,“一舞剑器动四方”,“天地为之久低昂”,“㸌如羿射九日落”,“来如雷霆收震怒”。
而且唐人有尚武精神,喜欢这种舞蹈。诗中说了,“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临颍美人李十二娘,在白帝城表演,她和此曲起舞,精妙无比神采飞扬;而且观众也场场爆满。
我们中华民族一定要把这种尚武精神传承下去!
4. 贾岛-最有侠义精神的侠客
侠客讲究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唐代诗人贾岛最具侠肝义胆,他在《剑客》中写到: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古龙在小说里说,傅红雪一个简单的拔刀动作,一练就是17年。估计他是受到贾岛的启发,因为贾岛是“十年磨一剑”。不同于傅红雪练刀是为了复仇,贾岛是为了“谁有不平事”,这才真正的侠客。
当然,贾岛是以“侠客”自比,“十年磨一剑”,说的是自己数十年的刻苦读书生涯;“霜刃未曾试”,说明自己还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5. 温庭筠-最具惊心动魄的侠客
温庭筠是最重要的花间派诗人,结果却写出了最具惊心动魄的侠客诗篇,特别让人叹为观止。他在《侠客行》中写到: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
如果用古龙的小说来写,将是:阴云如墨,将城阙染黑而隐蔽起来;一个人,欲从鸿都门走出。一把宝剑暗淡如水,剑上余血微红。一匹白马乘着夜色而来,频频惊叫;三更的霸陵,天地之间,雪茫茫一片。
典型的古龙小说开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武侠故事的开端!
6. 贯休-最充满霸气豪情的侠客
贯休是一位豪气冲天的诗僧,在唐朝,不管是释、道还是儒,都充满豪情壮志,都尚武能武,我们一定不要丢掉这种传统。他在《献钱尚父》中写到: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翔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这首诗充满了美感,充满了霸气,特别是这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这是一个少年侠客,一出场就惊艳了“三千客”,一出手更是了得,一剑而震十四州。贯休说,我想要的不是富贵生活,因为“贵逼人来不自由”;我想要的是龙翔天下,“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正是这样的生活,当年的“万户侯”,我也不放在眼里。
真正是霸气冲天!
7. 常建-最具理想主义的侠客
宋代大诗人陆游的理想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向往的是文武兼修、文武全才。而唐代诗人常建的理想是,上马则保国安民,下马则享受生活。这恐怕是我等每一个凡夫俗子的梦想。他在《张公子行》中写到: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
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
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
出门事嫖姚,为君西击胡。
胡兵汉骑相驰逐,转战孤军西海北。
百尺旌竿沉黑云,边笳落日不堪闻。
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他的状态是这样的:“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是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是这般的优雅,过淇水都欣赏着荷花妖娆,一般出门都是骢马配金鞍。偶尔做做侠客,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可一旦国家需要,那么必定是跟随“霍嫖姚”那样的少年将领,“为君西击胡”。跟随汉军西击胡兵,转战西边北海。那又是在黑云沉沉的气氛中,手执百尺旌旗,战斗在落日的边城,哎!胡笳的乐器声音一点都不好听啊。
这首诗,通过平时的生活状态,和战时的战争状态的对比,表现唐人的尚武精神。
8. 龚自珍-最为壮志未酬的侠客
宋清时代,壮志未酬的志士仁人不要太多;但要选一个最为壮志未酬的侠客,那一定是非清代诗人龚自珍莫属。他在《漫感》一诗中写到: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我一生是一个潇洒侠客,一箫一剑快意江湖,已经狂名十五年了。但我内心向往的是“绝域从军”,抗击东南而来的西方列强。但十五年以来,我“幽恨满词笺”,始终无法实现我的理想。
壮志未酬啊!作者在《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里说到,“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跟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没有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