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朝宰相、诗人。
早年曾出家为僧,后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
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他还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有“六对”、“八对”之说,对后世律诗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文集三十卷、《投壶经》一卷,曾参与编修《晋书》《芳林要览》。
上官仪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形成当时争相模仿的新诗体——上官体。在唐诗发展史上,上承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又下开“文章四友” 和沈佺期、宋之问。
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他还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有“六对”、“八对”之说,对后世律诗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从驾闾山咏马】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
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相和歌辞·王昭君】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
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咏雪应诏】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早春桂林殿应诏】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暧将夕。
【奉和山夜临秋】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
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
【奉和颍川公秋夜】
泬寥空色远,芸黄凄序变。
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
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江王太妃挽歌】
黄鹤悲歌绝,椒花清颂馀。
埃凝写邻镜,网结和扉鱼。
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
别有南陵路,幽丛临叶疏。
【故北平公挽歌】
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
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
【高密长公主挽歌】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谢都督挽歌】
漠漠佳城幽,苍苍松槚暮。
鲁幕飘欲卷,宛驷悲还顾。
楚挽绕庐山,胡笳临武库。
怅然郊原静,烟生归鸟度。
【安德山池宴集】
上路抵平津,后堂罗荐陈。
缔交开狎赏,丽席展芳辰。
密树风烟积,回塘荷芰新。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
翠钗低舞席,文杏散歌尘。
方惜流觞满,夕鸟已城闉。
【奉和过旧宅应制】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
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
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
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
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
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
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
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
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
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
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
槿散凌风缛,荷销裛露香。
仙歌临枍诣,玄豫历长杨。
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
【八咏应制二首·其一】
启重帷,重帷照文杏。
翡翠藻轻花,流苏媚浮影。
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晞。
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
罗荐已擘鸳鸯被,绮衣复有蒲萄带。
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
洛滨春雪回,巫峡暮云来。
雪花飘玉辇,云光上璧台。
共待新妆出,清歌送落梅。
【八咏应制二首·其二】
入丛台,丛台裛春露。
滴沥间深红,参差散轻素。
妆蝶惊复聚,黄鹂飞且顾。
攀折殊未已,复值惊飞起。
送影舞衫前,飘香歌扇里。
望望惜春晖,行行犹未归。
暂得佳游趣,更愁花鸟稀。
且学鸟声调凤管,方移花影入鸳机。
【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
奕奕九成台,窈窕绝尘埃。
苍苍万年树,玲珑下冥雾。
池色摇晚空,岩花敛馀煦。
清切丹禁静,浩荡文河注。
留连穷胜托,夙期暌善谑。
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
长啸披烟霞,高步寻兰若。
金狄掩通门,雕鞍归骑喧。
燕姝对明月,荆艳促芳尊。
别有青山路,策杖访王孙。
【春日】
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咏画障】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云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熏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
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
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
惯是洛滨要解佩,本是河间好数钱。
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
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
无情拂袂欲留宾,讵恨深潭不可越。
天津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
南国自然胜掌上,东家复是忆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