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作于公元727年至733年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两句缘鲍照“木落江渡寒”,树叶飘零,北雁南飞,江上早寒,一片落寞秋景。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含蓄自然。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 孟浩然
【原文】: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及解释】:
(句一)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雁南渡:大雁南飞。
(句二)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故云。襄(xiāng)水:也叫襄河,汉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云襄水曲。遥隔句: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
(句三)天际:天边。
(句四)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平海夕漫漫:形容长江水势很大。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间亦称江为海。
【韵译】: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向南方飞去,北风呼啸,江水寒冷。我家住在襄水曲折处,远隔在楚云那边。想念家乡的泪水已经流尽了,遥望天边的一叶孤舟。想询问迷离的渡口在哪里,黄昏时,江水滔滔,与海相平,一片茫茫。
【赏析及阅读答案】: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秋风起,树叶飘落,大雁南飞,诗人在长江之上遥望云端,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想象远处云彩之下也许就是襄水边的家乡。看到孤帆从天边驶过,勾起他乘船返乡的念头。但江水漫漫,到哪里去找渡口呢?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返乡的愿望一时还难以实现。
本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