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这首长七篇言古诗先写作者之行踪,次写庐山之景色,末写隐退幽居之愿想。着重描写庐山秀美的风景,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文学体裁: 七言古诗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 李白
【原文】: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注释及解释】:
(句一)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句二)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句三)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中国名山。
(句四)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
(句五)影落: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青黛(dài代):青黑色。金阙(què确):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银河:指瀑布。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近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
(句六)香炉:南香炉峰。瀑布:黄岩瀑布。回崖沓(tà踏)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凌:高出。苍苍:青色的天空。
(句七)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整句诗的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
(句八)大江:长江。
(句九)黄云:昏暗的云色。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
(句十)“好为”句: 爱作赞美庐山的歌谣,诗兴都因庐山所触发。
(句十一)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可见人影。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谢公:谢灵运。
(句十二)服:服食。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
(句十三)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句十四)先期:预先约好。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九垓(gaī该):九天之外。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遂纵身跳入云中。太清:太空。
【韵译】: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译文】:
我原是楚国的狂人,高唱凤歌讥笑孔丘。手执神仙的绿玉杖,早晨我辞别黄鹤楼。为着寻仙,我遍访五岳不辞遥远,平生中,我最爱好到名山去遨游。庐山高耸,与天上的南斗星靠近,五老峰的九叠屏,好象云霞展开,山影湖光相映衬,青黑绮丽俊秀。金阙前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对峙,三石梁的瀑布,恰似银河倒挂飞流。香炉峰的瀑布,与此遥遥相望,峻崖环绕,峰峦重叠直至天上。苍翠的山色映着朝阳,红霞更加绚丽,在鸟飞不到的峰顶,俯视吴天真宽广。登上庐山纵览天地,才领略天地壮观,俯瞰茫茫长江永去不还,流向东方。万里黄云起伏,两岸的景色不断变幻,长江九条支流,翻滚着雪山般的白浪。爱作赞美庐山的歌谣,诗兴都因庐山所触发。闲对石镜峰窥看,我更加心清意畅,谢灵运当年游处,早已被青苔掩藏。我早就服了还丹,对世俗毫无情念,心神宁静了,就觉得仙道已经初成。向远处看去,仙人们正驾驭着彩云,手捧芙蓉到玉京山,去朝拜天尊神。我早与汗漫仙人,相约在九天之顶,心想接你这个卢敖,一起同游太清。
【赏析及阅读答案】:
这是一首纪游抒怀诗。通过对自我形象的描绘和庐山景物的生动刻画,表现了诗人晚年流放归来、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全诗共二十九句,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刻画出一个放荡不羁、好游山寻仙的自我形象。 “庐山秀出南斗傍”以下十三句为第二部分,以浓墨重彩具体描绘庐山和长江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好为庐山谣”至结尾为第三部分,抒写因庐山美景而引发的出世隐逸情怀,是对全诗思想主旨的总结和深化。
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诗韵亦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几次转换,跌宕多姿,极富抑扬顿挫之美。诗人以瑰丽的辞藻、飞腾的想象和饱满的激情,将祖国壮丽山河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飞扬,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上,诗人一方面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的美好风物,内心是非常矛盾复杂的。他将山中的生活看作是逍遥快乐的仙境,抒发寻仙访道的强烈愿望,其实是在宣泄着从政招祸的愤懑,是对无力改变的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