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关于太宰治的《逆行》

太宰治是日本战后的代表作家,生于1909年,于1948年于崇拜他的女读者自杀,终年39岁,其一生的作品可以说都是他的生活写照,细腻、敏感而又不安。《逆行》则是他与1935年中出品的小说集《晚年》中的一个故事,1935年是太宰治非常艰难的一年,先是求职测试落选,接着从帝国大学辍学,而在4月又罹患盲肠炎,7月药物中毒,而这些也直接影响了其后面的内心。

太宰治的《逆行》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故事从一名垂死的老人开始,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太宰治当时窘迫和沉重的心情,在书中,几位主人公的都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这一点非常像太宰治,太宰治在那时已经开始从心里抵触这个世界,他孤独,彷徨,害怕,但是同时,他又渴望着别人的爱,在这样一个挣扎的情况之下,他只能借助笔来抒发自己内心。

《逆行》全文显得非常消极,但是不难看出,太宰治在文中也埋藏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以及对于自由、爱的呐喊,这也是他在现实中所想要的,但是无奈现实非常残酷,内心所渴望不能达到,在对世界感到失望的同时也有一种自我厌恶感。

太宰治当时处于极度窘迫和沉重的时期,这种自我厌恶感可能从当时和酒吧女相约自杀,但是自己却活了下来开始的,加上芥川龙之介的自杀消息,一直以来的精神领袖空缺,尽管与初代的那段时间比较平缓,但是最终内心的痛苦还是无法压制。于《逆行》发表后, 相继而来的经历更让他绝望,芥川奖的不断落选,以及生病,都让将他推至崩溃边缘。

《逆行》作为太宰治的早期作品,积极性和成熟度略欠火候,但是却不失为理解太宰治思想和其特点的一部佳作,其心情的凝结在作品中,以致到现在读者们都难以理解和化开的沉闷以及晦涩、阴暗,可以想象当时他内心的痛苦以及挣扎,尽管我们无法体验到太宰治的内心感受,但是我们却能从他的文章来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面对生活的态度。

太宰治出于身份以及其思想,让他自己拥有了一个无法被人理解的人生,他本可以轻轻松松、富裕的过上一生,结婚生子,安享晚年,但是他却执着的追求着自己内心的渴望,他渴望了解真相,渴望了解爱,渴望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而探寻的代价就是付出生命,尽管我们不能评判这是否幸福,但是至少,对于太宰治来说,应该是对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生志 » 关于太宰治的《逆行》